要么被西门子全资收购,要么结束与对方的一切业务往来。
这是10多年前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汽轮)遭遇的艰难处境——长期保持合作的西门子突然提出结束“联姻”。5月18日,杭汽轮技术中心执行主任隋永枫对随中国科协前来调研的记者谈及这段过往时说:“离开西门子这根‘拐杖’,其实也是被逼出来的。”
被逼与西门子“分手”的杭汽轮深刻意识到,要摆脱被动局面,必须自立自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5年来,来自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点,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要牢牢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
无法再依赖西门子的技术支持,杭汽轮走上了自主研发工业汽轮机的道路。“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没有关键核心技术,就会全面失去已有市场。所以,杭汽轮自立自强,花了10余年时间研发工业汽轮机。”隋永枫说。
在这10多年里,杭汽轮人接力奋进,不断攻克大型工业汽轮机高效性、稳定性、部件匹配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完成了乙烯、空分、电站给水泵等装置用大型工业汽轮机所有自主首台套,实现了整机技术突破。
如今,杭汽轮已成为全球工业汽轮机重要研制基地,其研发生产的15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配套用工业汽轮机机组,可运行功率达9万千瓦,是当今世界的驱动用工业汽轮机。
对比今昔,隋永枫感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是一条非常坎坷的路。但走过这条路之后,我们的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远销欧、美、澳、韩等3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我国大型工业汽轮机从跟跑到领跑、从进口到出口的跨越。”
5年来,像杭汽轮一样,中国不少企业无畏地走向自立自强,书写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新篇章。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用将近10年时间使得其自主研发的先进控制(APC)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该公司高级副总裁莫威说:“要做别人不能做的事,开发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解决国家真正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2018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浙江大学和之江实验室联合研发的我国首台类脑计算机飞速运行着,这台计算机使中国类脑计算创新实力比肩该领域的国际顶尖研发者。此外,双方合作研发的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不用耐压壳保护就在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之江实验室成立3年多以来,聚集了一批高端人才,谋划了一批重大科学装置,是科技创新快速集聚力量的体现。”之江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智能技术标准促进会理事长郑宇化说。
郑宇化称,之江实验室以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紧密融合的建设模式和“一体两核多点”的协同创新模式,破除科研体制弊端,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力量。
作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之江实验室体现了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浙江路径。新型举国体制能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行业的核心装备,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2016年“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被列为百项工程之首。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重型燃机工程的牵头实施单位,探索出了“科研工程化”的独特经验道路,是将新型举国体制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5年来,从“墨子号”升空到嫦娥五号奔月,从“深海勇士”下潜到“北斗”成功组网,再到“祝融号”探火,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中澎湃着宏伟力量。
攻坚克难要念好“人才经”
仇旻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回国后不久便开启了“冰刻”研究计划。经过多年努力,他和团队研发出国内首台“冰刻”系统。此后,仇旻团队全力研发“冰刻系统2.0”,希望以此改变传统电子束光刻烦琐的加工程序,创造出一套全流程一体化、自动化的微纳加工系统。
“像仇旻这样卓越的海归人才在西湖大学还有很多。”西湖大学公共事务部主任俞熙娜表示,西湖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面向全球大力引进高水平师资。据她介绍,截至2020年底,西湖大学已吸引141位优秀博士生导师加盟,90%以上从海外直接引进;116个独立实验室完成建设。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回顾杭汽轮发展历程,隋永枫对此深有体会:“人才是资源,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源头活水。”
5年来,我国不断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创造人才汇聚的环境。提出“破四唯”,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在国家重大研发任务中全面推行“揭榜挂帅”机制,为来华创新创业外国人才提供更多便利保障……一系列举措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