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领取一张外卖券或打车券,却一不小心在APP上办理了借贷业务——现如今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生活类APP,基本都能看到借款入口,引来用户“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的吐槽。
根据央行要求,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不过部分平台在年利率上玩“躲猫猫”,其宣称的“无门槛”“放款快”“低利息”等,容易让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用户有过度借贷的可能。
工具类APP也能借款
外卖券需要完成借款才可领取、打车领优惠券还要授信贷款、开通借款功能就送VIP会员……“防不胜防,每天都有无数机会可以借钱,一不小心就‘被贷款’了。”喜爱网购的白女士说。
比如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看到“电脑9.9元”的信息,兴冲冲地点击后发现其实是首付9.9元,剩下2万元需要分期支付。“这种营销方式就是诱导用户去借贷。”她感慨。
如果说电商平台开通借贷业务还可以理解,一些工具类APP也开通了借贷入口,这让消费者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记者注意到,在手机上P图、看视频都可能被推销借贷业务。
“恭喜你获得了18.88元(高)的红包”——刚打开美图秀秀软件,首页便弹出了一个红包,点击领取后跳转到“美图e钱包”页面,钱包服务功能的“借钱”和“现金分期”右上角标注了未读信息的红点标记,上方“立即领取10万元额度”的海报十分醒目。
记者近日逐个查询自己手机上常用的25款APP,其中21款上线了借贷功能,包括多家电商、出行、外卖、视频类软件,其中百度网盘、QQ音乐、名片全能王等APP并没有专门借贷功能,但会跳转至其他借贷APP下载页面或发布其他机构信贷产品的广告信息。
低利率噱头营销打擦边球
多数平台的借贷产品都以申请便捷、到账快速为卖点,并实时滚动播放“???用户?分钟前成功借款???元”、“今日已出借???元”类似信息。部分借贷平台审核标准宽松、拿低利息做噱头来营销,一些用户容易掉进借贷陷阱。
2020年年末,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披露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
今年3月,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3号公告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对此表示,这个规定主要对贷款行业起规范作用,在事前介入,避免金融机构以“低利息”的幌子诱导金融消费者。
记者查询发现,多数APP在贷款产品页面以及宣传海报等渠道均明确注明年化利率,但部分机构的贷款产品在年化利率上“躲猫猫”,需要用户上传个人资料、身份证信息、人脸识别后才可获悉年化利率,或者明显的页面只显示日息利率。例如点击同程旅行APP“借现金”选项,“提前游”页面显示高可借20万元,并称1000元借一天低只需0.2元,并未明示年化利率,还需输入个人信息并绑定银行卡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APP成消费金融导流渠道
为何各种APP都变身“金融APP”,抢着向用户放贷?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解释道,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金融市场巨大,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各类互联网公司高度重视消费金融,并加大投入发展。
此外,头部APP基本完成用户积累,到了流量变现的阶段,再加上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退出,各家企业都想从巨大的消费金融市场中分一杯羹。据消费金融业内人士透露,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普遍寻求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借助其流量提升放贷量,一般来说年利率普遍在10%以上,部分还会超过20%,这些平台在一笔借款利息中收取20%至30%的流量费用。因此,消费金融公司赚利息,平台获取导流费,依托外部平台导流已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惯用方式。
从各家商业银行2020年财报来看,部分股份制银行出现了信用卡不良风险高发的情况,个别银行信用卡不良率甚至超过6%。居民债务过快上升的风险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央行在今年2月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提到“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不过,网络借贷“紧箍咒”正不断收紧。自2020年以来,互联网贷款管理、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管、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等相关法规或出台或已公开征求意见。
苏筱芮建议,借款人首先应该明确贷款需求,不要为了所谓的“薅羊毛”去借钱,并明确借贷平台资质,远离非持牌机构可能构成的非法放贷情况,避免落入超利贷、高利贷陷阱。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