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体验智慧教育应用。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科技决定未来,教育关乎发展,科技的赋能让教育有了更多可能性。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用科技打通现实阻隔,而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科技正深刻影响着教育的面貌。
近日,在由腾讯教育主办的第二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上,科技助力教育智慧化升级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未来学校将有智能形态
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变成“小老师”。师生角色的“翻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天津市和平区汇文中学搭建的智慧校园平台上,教师可以发布“英雄帖”,学生则根据任务要求录制短视频、学习和讲解知识点。
“从‘老师讲’变成‘同学讲、大家评’,这就是科技带给课堂教学的转变。”天津市和平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卢冬梅说,“科技让教学场景得以更丰富地展现、更简单地实现。”
“未来学校的形态可能是智能学校、智慧学校,也可能是智联学校。”北京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说,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未来学校将拥有技术赋能、思想智化和管理创新的机遇。
不只在中小学,科技的助力也改变了高等教育面貌。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帆介绍,在教学资源环节,中山大学将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全面开放的课程中心,增进师生教学体验。在教学过程环节,智慧教学新空间将以学生与教师为核心,支持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信息的衔接以及日常课堂教学互动。
在此次峰会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联合腾讯研究院发布了《迈向更好的教育:未来教育的技术发展空间报告》。报告显示,近八成的教师群体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强烈的培训需求。
“近年来,科技对教育发展的推动越发明显,新科技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应用与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下探索教育变革的核心路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致辞中表示。
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
在云南,通过高清视频,留守儿童的父母参加了家长会。“云端家长会”的方式,让学校和身处外地的家长找到了新的共育方式。在四川九寨沟,位于云端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智慧学校提供给当地师生。
科技缩短了教育的距离、传递了教育的温度,让更多人获得了过去难以触及的教育资源。
河南省鹿邑县29岁的姑娘王妙是一名成骨不全症患者,也是人们口中所称的“瓷娃娃”。由于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她从来没有去过学校。两年前,王妙开始跟随腾讯课堂的线上课程学习编织,这让身残志坚的她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
“学习的过程比较辛苦,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王妙说,做起编织后,她的绣功越来越好,还成功申请了县里的非遗项目。
2020年,王妙在镇上开了工作室,带动全乡留守妇女一起创业,订单越来越多。她也开始在网络上录制和上传编织课程,免费教农村的留守妈妈学习手艺。
“利用互联网手段和科技工具,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流动起来,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是教育行业从业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王涛表示,科技的力量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化、个性化和高质量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突出了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也暴露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远程学习的不足和数字鸿沟的代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李铭表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重建,将更加依赖各类科技企业的技术支持,为需求多的国家、院校和人群适配软硬件设施与开放的教育资源。”
以在线方式培养技术人才
“十四五”期间,中国对新职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仅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的缺口就超过500万人。基于巨大的新职业人才缺口,中国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在线学习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业内人士指出,在线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产业人才的重要方式,能够凭借成本相对较低、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成为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旺盛的职业教育需求面临着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职业教育的种类繁多、专业垂直细分,受到地域的限制,很多优秀的职业教育机构可以招生的区域生源很有限,很多学员也难以在当地找到自己需要和合适的课程。”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介绍,目前已有12万家职业教育机构通过腾讯课堂服务于全国的职场人,上架课程中80%与就业高度相关。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