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民提出的明确的隐私诉求,涉事公司还是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当前隐私泄露现象之所以广泛存在,很大程度上正源于此种淡漠的心态。
据报道,“池州智慧停车”公众号是安徽池州主城区智慧停车系统的常用微信平台,其本意是为方便市民路边停车时查询、缴费。近日有池州市民反映:“池州智慧停车”公众号可随便绑定他人车牌号,且能收到绑定车辆出入车位时间等信息。
对于潜在的隐私风险,负责该停车系统的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车牌号在公众场所本来就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我们觉得这没有什么问题,我们的系统这样设定也是为方便市民操作缴费。”
如果只是从便利性来看,这样的管理模式,确实能够大大提升操作效率,节省司机时间。然而该公司的辩解,却丝毫站不住脚。因为,车牌号是公开信息,不等于车牌号对应的行驶停车轨迹也有必要公开,这是两码事。
面对市民的担忧,平台管理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当事人可以带上有效证件到公司申请单一绑定”,这本身是一种转移责任的做法,明明是平台方对隐私保护不力,为何解决之道是让市民来跑腿折腾?
其实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设置验证程序,不是什么难事,平台方面理应有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高度自觉。就算是为了方便市民操作考虑,那对于可能涉及的信息泄露危险,也应该提前告知,让市民自主决定是否使用,而不是单方面地“为了你好”而容留隐私漏洞。
事实上,关于隐私保护,近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就提到,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小范围、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小的方式”。
套用到此事中,对个人权益影响小的方式,就该充分考虑车牌号被陌生人绑定后可能出现的信息泄露危险。如果只是为了方便图省事,就降低隐私保障力度,陷用户于未知的风险之中,那么这个所谓的智慧停车平台何来“智慧”可言?
其实此事值得探讨的地方,还不仅仅是绑定车牌号模式的不合理,而是面对市民提出的明确的隐私诉求,涉事公司还是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认为“这没有什么问题”,并将跑腿的责任推脱给市民。当前隐私泄露现象之所以广泛存在,很大程度上正源于此种淡漠的心态。
不管怎么说,对平台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如果用户没有公开的意愿,那就应该当成一种私密的隐私。“人们愿用隐私换便利”只是一种错觉,正如此事显示的,用户更多时候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平台的设定。而这种个人信息处理的思路,无疑会将隐私安全推向更加不利的境地。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