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首次设立的数字乡村分论坛上,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及互联网科技企业等多方联动,号召社会各界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形成多元主体共建的格局。
数控中的田园牧歌
在福建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园内安装了5G全景摄像头、5G物联网探针采集器,茶农杨文春可以在手机上的物联网监控平台,实时监测光照度、温湿度、土壤pH值等茶园生长环境数据。
“过去需要时不时巡山查看病虫害,现在通过5G物联网实时监控,省时省力许多。”杨文春说,茶园还利用AI技术对病虫害等茶叶生长环境进行分析,为各环节精准管理提供依据,形成全流程溯源数据链条。
在福建福清的星源农牧生猪养殖场,每头猪都受到个性化定制的照料。封闭式猪场内,传感器系统实时控制温度,自动投喂机通过大数据计算对每头猪进行精准投料,轨道机器人例行盘点识别猪的体态和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猪就会立刻报警。
“从传统养猪到智慧养猪,不仅解放了劳动力,也大大降低猪的得病率,将存活率提高到91%左右。”福建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吴飞龙说。
田间地头的电商平台
电商网络打通进村入户的“后一米”,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如今的乡村里,各类电子商务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自主创业的易小贞将家庭农场经营得风生水起,她的农场也是一个农村电子商务的服务站点。一端是线下的河田鸡生产基地和体验店,另一端则可通过“供销e家”平台发往全国。
“早期河田鸡不敢多养,担心滞销,现在有电商中心推广和引流,常常供不应求。”易小贞说,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因为网络平台而逐渐缩小。她在网上推出的肉鸡、鸡蛋、花生油等特产,月均销售额达80万元,还可接受订单式生产,“需要什么就种养什么”。
2015年,长汀县获批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如今,全县设有农村淘宝服务站36个,供销e家电子商务服务站点78个,邮政村级服务站点200个。
自2016年起,福建省供销e家平台上线。该平台相关负责人邱跃平说,农村电商要贴近田间地头,整合分散的农产品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标准品控和溯源,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乡村治理“一张图”
“数字技术真是个好东西,让我和家人安心。”福建长乐百户村的78岁老伯柯顺俊说。
2020年9月,百户村打造的智慧乡村平台落地,柯顺俊带上了连通“智慧百户”系统的智能手环。“孩子在外工作,家中只有我和老伴留守,手环不仅能够实时检测健康指标,还有一键报警功能,在突发情况下及时向终端寻求救助。”
不仅如此,百户村的数字应用遍布各角落,在村部数字百户指挥中心,几块液晶屏幕上显示着村里的5G实时动态,连通乡村治理各模块。
“智慧平台对农村来说是新鲜事物,依托管理团队边学边做,效益主要体现在乡村治理和村民服务上。”百户村村委会主任柯洪介绍,物联感知将村口的安防监控、智能路灯、智能井盖、智慧停车场等设施联通管理,让乡村安全防控工作更加严密精准。
驻村三年多的社工翁欣发现,自从有了智慧乡村平台后,村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治理和服务中,上了年纪的村民也会寻求社工帮助学习使用智慧系统。
“数字化治理为乡村注入更多活力,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村民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使用水平。”柯洪说。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