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开,垂柳嫩绿,乡间小道一路春色。
4月7日,记者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森茂常源蓝莓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大数据蓝莓大棚鳞次栉比,一簇簇蓝莓挂满枝头,果农们正熟练地采摘装盒……
“今年有大数据技术,提早给大棚升了温,蓝莓比去年早上市10天,正好赶上清明小长假,来采摘的游客一拨接一拨,假期3天就赚了3万多元。”森茂常源蓝莓基地负责人薛绍春的这个清明节假期可谓累并快乐着。
种蓝莓用上大数据,让薛绍春这些外行致富奔小康心里有了底。
薛绍春告诉记者,就拿需冷量这一项指标来说,奥尼尔品种需要在0℃—7.2℃的温度区间里休眠400小时,才可给大棚升温唤醒果树生长。过去这个时间只能靠“约莫”,如今大数据实时记录温度数据,就可以通过控制需冷量时长,合理安排蓝莓上市时间。
“光一个温度就很多学问,过去不懂的时候可没少吃大亏。”薛绍春回忆说,2018年,园区里5个奥尼尔品种蓝莓大棚盛花期时温度过低,导致蜜蜂不出窝,无法完成授粉,当年几乎绝产,损失100多万元。
蓝莓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村发展的主要经济作物,农民奔小康路上的“发财果”。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高级农艺师殷登科介绍,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已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为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起青岛蓝莓大数据服务中心,通过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蓝莓生产深度融合,实现蓝莓产业的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
目前,这个大数据中心可对全区21家蓝莓企业30个大棚的空气温湿度、2个土层的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8个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每个指标两小时更新一次,每天自动采集将近3000个数据,基于大量的基础数据,据此分析环境指标的变化对蓝莓品质的影响,从而可以给每家蓝莓企业独家定制技术提升方案。”青岛蓝莓大数据服务中心技术专家王宝亮介绍。
“去年照着‘说明书’控温、施肥、除虫,今年的坐果率明显好了很多,预计产量能提高50%以上。”提起技术提升方案,薛绍春如获至宝。
除了独家定制,更为重要的是依据大数据分析,建立当地气候对蓝莓品质影响的评价模型及明确佳指标区间,提升蓝莓标准化、智慧化生产管理水平。2019年和2020年,在大数据驱动下,21家企业5204亩蓝莓,通过提升品质和增加产量,累积增加经济效益8600多万元。
“覆盖全区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将大大提升。”殷登科分析说,“有了大数据护航,我们去年底又投入了800多万元,在42个冬暖棚的基础上,再新建21个。”
望着一座座已搭起骨架的大数据蓝莓棚,薛绍春满怀信心:有了大数据科技支撑,全面小康路上的乡村振兴不是梦。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