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类手机应用程序(APP)迅速普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APP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一些APP通过捆绑功能索取个人信息授权,用户拒绝授权就无法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变相强制用户授权,过度索权从“偷偷摸摸”升级为“明目张胆”。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地图导航、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等39类常见类型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要求其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
装个APP看视频,却要你对通话记录授权;下个APP来导航,竟要获取你的通讯录信息……一些APP动辄要求用户默认交出各种本不必要的隐私权限,使得用户的手机像个毫不设防的“大房子”,谁都能在这个“大房子”里砸个窗、拆个墙。如果任由APP过度索权乱象野蛮生长,不仅个人信息泄露势必成为大概率事件,其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也不容小觑。现实中,大量不法APP通过过度索权,形成了个人信息黑产,导致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为电信网络诈骗、人肉搜索等互联网犯罪提供“温床”。
针对个人信息搜集,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这是APP必须始终遵循的铁律。但过去由于对APP采集个人信息范围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精细的规范,导致对个人信息采集类型、范围、边界判断较为困难,使得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多集中在事后追责。其实,从治理成本、执法效率角度看,对个人信息采集进行事前监管十分必要。在事前监管层面下的功夫越大,后续风险才会越小,也只有在足够具体和有针对性的规则面前,事前监管才能发挥更好效果。
此次出台的《规定》,进一步精准落实网络安全法中“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将执法前移,从采集个人信息范围角度加大治理力度,为防止APP过度索权立规矩划界限,把实践中39类APP对个人信息索权类别,以具体明确的方式作出了规定,督促平台依法、依约采集个人信息,切实履行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主体责任。
铲除APP过度索权这一乱象的土壤,除了需要相关部门将事前监管和事后追责相结合、APP运营者依法依规落实主体责任外,还有赖于广大用户勇于监督、善于维权。正如《规定》所明确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利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这样既畅通了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督权利,也拓宽了相关部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治理渠道。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