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助力旅游业加快复苏 互联网+,带来出游新体验

2021-03-24 08:40:55| 发布者: |作者:青岛云冠物联

引入新科技丰富游览体验,运用智慧化管理提升景区服务,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展览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带来旅游业的“蝶变”,助力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优化“互联网+旅游”营商环境,以数字赋能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国“互联网+旅游”发展呈现哪些特点?如何进一步推进?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丰富服务模式

拓宽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行业恢复发展呈现积极向好态势。据测算,去年国庆期间,全国国内游客接待量和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恢复到79%和69.9%。

以“互联网+旅游”为代表的旅游新业态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模式的创新,也丰富了产品业态,进一步拓展了旅游消费空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未来5年,我国有望形成年均百亿旅游人次和10万亿元消费规模的国内游大市场。

从早期线上找旅行社,到线上查出游攻略,再到如今线上预约景区门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旅行服务创新。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和智能终端在旅游业的加速应用,既带来消费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旅游服务的供给方式。

“‘互联网+旅游’在提升游客体验方面的作用比较明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旅游系副教授翟向坤说。一些景区通过数字化改造,完善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智能停车场等服务,让景区参观更有秩序,改善了游览体验;还有一些景区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普及电子地图等智慧化服务,丰富了参观体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美团联合发布的《中国景区预约旅游便利度指数报告》显示,我国5A、4A景区以及一级博物馆的预约旅游便利度进一步提升,超过90%的5A景区已实现网络售票、分时预约等便利服务。

《意见》提出,到2022年,“互联网+旅游”发展机制更加健全,旅游景区互联网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村镇和城市。到2025年,“互联网+旅游”融合更加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

戴斌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外出旅游会更加注重文化、创意和科技的应用。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带动下,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培育发展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技术落地

深化跨界融合

数字文旅产品不足、数据安全管理不够完善、智慧化改造成本较高、企业升级改造意愿不强……面对发展瓶颈,《意见》提出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模式等重点任务。

根据《意见》,各类景区、度假区要加快提升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引导标识系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认为,这些举措为“互联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将拓展现代旅游业产业链条,赋予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发展中更大的价值。

《意见》还鼓励旅游景区、饭店、博物馆等与互联网服务平台合作,在线上实现门票预订、旅游信息展示、文旅创意产品销售等功能;支持总结和推广全域旅游发展经验模式,推动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城市,打造一批世界级旅游线路。“这些都将有力加快互联网技术在旅游领域的落地应用。”翟向坤说。

通过推进“互联网+旅游”,丰富和创新旅游体验方式,催化旅游业态创新,各地各市场主体正在积极探索。不少博物馆推出丰富多样的线上展览,架起了大众和博物馆之间的桥梁,实现了身临其境的观赏效果。西安碑林博物馆利用微信、微博和其他数字网络平台,推出数字展览、网上讲座、网上直播等线上服务。在直播中,博物馆讲解员以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脱口秀”方式讲述碑林故事,传递碑林文化。

吴若山认为,还应注重倡导文明旅游风尚,提供更高水平、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让广大群众在高质量旅游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感受幸福生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创新活力

“相关配套政策还要进一步完善。”翟向坤认为,旅游市场主体更好拥抱“互联网+”,需要更好的营商环境作为保障。相关部门应结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旅游领域的实践,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同时,要加强“互联网+旅游”领域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模式创新等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线上线下维权机制,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

《意见》强调,要统筹用好相关资金,结合实际对“互联网+旅游”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重点项目等予以支持;创新投融资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旅游”企业发行债券;推进“互联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相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完善激励机制。“把‘互联网+旅游’的创新项目扶上马、送一程,有利于帮助他们在实现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好满足不断升级的旅游消费需求,释放出更大的消费潜力。”吴若山说。


<
>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联系我们

中国青岛市城阳区玉皇岭工业园

15953207637(服务时间:0:00-24:00)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部门热线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

咨询电话15953207637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