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抢单299元的羽绒被,结果绒子含量仅为4.4%;短视频营销说好的体验价19.9元,买单价却直逼万元;网络二手车交易“一键贷款”,解约却困难重重……上海市消费权益保护委员会近公布的2020年消费投诉十大典型问题中,过半案例与互联网新型消费维权有关。互联网新型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却也产生不少消费隐患。互联网新型消费有哪些“坑”要注意,监管又该如何破题?
典型1:
直播带货为何频频“翻车”?
这几年,直播带货行业风生水起,各个直播间的主播们口若悬河地推销产品,给出的价格也经常“击穿地板价”,诱惑力十足。但直播带货真的价廉物美吗?市消保委在快手平台“优米佳家纺”直播间模拟消费者购买了一款299元的粉色“平板羽绒被”,主播宣称被子“是鸭绒的,每一丝都是绒”,但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发现,该羽绒被的绒子含量仅4.4%,与国家相关标准对羽绒被的定义严重不符。
那么,如果碰到直播带货“翻车”,消费者应该找谁维权?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解释,依据“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消费者有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向销售方要求售后处理。消费者应及时截图保存商家公示信息、宣传承诺、聊天记录、购物记录等,以便在发生问题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或消保委投诉维权。
随着直播带货行业的迅猛发展,有关规范已快速跟进。去年6月,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帮助直播带货营销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典型2:
短视频平台竟有低价“套路”
短视频平台日益成为消费者浏览信息、购买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其中的“套路”不少。去年12月,两名大学生李小姐、景小姐投诉反映,她们通过某短视频平台看到“艳域东方古装摄影”19.9元的体验活动,但报名后影楼工作人员设置了重重“套路”,不断诱导升级服务,甚至为她们操作办理贷款,后一结账,服务费用超过2万元。
来自市消保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涉及艳域摄影有限公司的类似投诉达到40余件。商家通过短视频营销低价体验为饵的“套路”现象,在摄影、搬场等诸多服务领域较为突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市消保委表示,一些商家往往以低价体验为名,借助时下热门的短视频等推广渠道吸引消费者下单,却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诱导消费者加价升级,甚至限制、误导消费者作出非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的消费决策,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建议相关短视频平台应该从严审核广告入驻商家,并设置便捷的消费者反馈通道来定期清理不法商家。
典型3:
二手车平台贷款容易解约难
当消费者在网络二手车交易平台购车时,很多平台都会主动提供贷款服务以促进交易,但“一键贷款”容易,想要解除抵押却难。
去年,市消保委共受理优信二手车相关投诉40余件,消费者集中反映,解除贷款抵押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比如,未事先约定就单方加收手续费、以各种理由拖延推诿办理,甚至有消费者想要解除抵押,联系公司竟打不通电话。市消保委调查发现,消费者办理贷款的过程中,对实际提供贷款的公司并不熟悉,也没办法直接找到放贷公司,导致在“背对背”的情况下,解除抵押遭遇重重困难。
市消保委认为,在二手车交易平台贷款购车涉及解除抵押等必要的后续服务,平台一旦怠于履行责任,售后服务缺位,将会增加消费者的财产损失风险。此外,一些平台与消费者签署电子合同前,往往也未尽到相应的提示、告知义务,发生消费争议时,拖延推诿、拒不承担相关责任等做法,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消保委也提醒消费者,网上贷款购买二手车要格外谨慎,务必了解细节、看清合同规则后再付款,并及时保存电子合同以便维权。
专家观点
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把好关
无论直播带货、网络二手车交易还是短视频营销,上述典型案例都属于互联网消费的新形式,也是消费者维权的新领域。
在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看来,虽然这些互联网新型消费的商业逻辑不同,但是特征却差不多,总结起来都是“被动营销+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纠纷,它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因为平台或主播的推荐,消费者对服务的实际提供者不熟悉;二是因为被动营销,消费者对购买的产品不熟悉;三是因为信息不畅达,消费者对金融等衍生服务的连接关系不熟悉,这三个“不熟悉”很容易让消费者陷入被动。
唐健盛介绍,过去消费者接触的互联网消费,主要是传统的以搜索、比较为前提的网络购物,而货比三家的核心就是市场充分竞争,消费者能看到更多的信息披露,有充沛的时间以及选择权,对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积极作用。但是,在一些新型消费中很难达到这样的状态,“以直播带货为例,不少商品或服务属于低频消费,消费者没有相关经验,容易陷入信息不对称的情境中,这时候主播的低价诱惑和限时秒杀,让消费者没有时间做出选择,冲动型消费就往往会引发消费纠纷”。
“相比传统的消费维权,互联网新型消费的维权更不容易,因为归根到底,这些平台都是充当‘通道’的作用。”唐健盛举例,主播的收入来自“坑位费”及佣金,并不需要考虑退换货等事宜;互联网二手车平台每推荐一笔贷款,都能得到一笔提成,对平台来说交易就已结束。不仅如此,由于平台或主播仅担当了“通道”的作用,消费者维权信息难以有效反馈,导致由竞争所产生的保障环境大大减弱,不利于消费者维权。
对于此类的新型消费,消费维权的出路在哪里?唐健盛认为,触达消费者的落点都在平台,因此平台首先要落实主体责任,一方面要促进良性竞争,另一方面要为消费者把好关。他认为,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是经由互联网平台提供通道或者收取相关费用,平台应该承担向消费者先行赔付的责任。
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前身是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网站制作、软件开发、智能设备研发,物联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公司隶属于青岛中青林集团。青岛中青林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传统机械生产厂家。2018年,根据集团向互联网行业进军的发展战略,北京百施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公司开始由网站开发及运营到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综合外包服务的转化。
成立至今,青岛云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青岛浪潮世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百灵软件有限公司,青岛海草成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珍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及项目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企业网站制作、教育类平台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门禁系统智能对接、电梯卫士系统开发等。
在此基础上,公司吸纳了互联网UI制作、前端开发、PHP、JAVA、python、android程序员、微信开发程序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对业内常用的php类CMS、java的ssm及python的odoo等开源系统及框架有深入研究,可迅速快捷的为客户提供各种订制类网站及平台的开发,从而奠定了公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基础。
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汽车GPS类产品,为混凝土搅拌罐车、渣土车、货运车等提供实时定位、跟踪、车辆工作状态监控、实时视频传输等管理平台。
电话:15953207637
技术:15953207637